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脑梗塞治疗 >> 脑梗塞的中医治疗 >> 正文 >> 正文

元宝的植物园52红花酢浆草

来源:脑梗塞治疗 时间:2020-7-3

对我来说,花的大小和颜值不重要,家养和野生也不重要。只要是我没有收拍过的植物,都会收录到“元宝的植物园”中,珠海凤凰山有一种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二仙草”,朋友神游会·趴在地上拍N次,实在是太难拍了。小不代表不会影响世界。这次的冠状病毒也很小,影响了中美关系,也影响了整个世界。珠海市绿化带上随处可见的红背桂花,不知道喜欢植物的朋友注意到没有,也在开花。这期介绍:红花酢浆草、海芒果、红背桂花开花。

1、红花酢浆草

拍摄时间:年5月2日拍摄地点:珠海健民路花坛拍摄工具:P30Pro

酢浆草(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

酢浆草(学名:OxaliscorniculataL.):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体有疏柔毛;茎匍匐或斜升,多分枝。叶互生,掌状复叶有3小叶,倒心形,小叶无柄。喜向阳、温暖、湿润的环境,夏季炎热地区宜遮半荫,抗旱能力较强,不耐寒,一般园土均可生长,但以腐殖质丰富的砂质壤土生长旺盛,夏季有短期的休眠。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疾的效用。

中文学名酢浆草拉丁学名OxaliscorniculataL.别称酸浆草、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酸咪咪、钩钩草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牻牛儿苗目科酢浆草科属酢浆草属种酢浆草

形态特征:酢浆草是草本植物,高10-35厘米,全株被柔毛。根茎稍肥厚。茎细弱,多分枝,直立或匍匐,匍匐茎节上生根。叶基生或茎上互生;托叶小,长圆形或卵形,边缘被密长柔毛,基部与叶柄合生,或同一植株下部托叶明显而上部托叶不明显;叶柄长1-13厘米,基部具关节;小叶3,无柄,倒心形,长4-16毫米,宽4-22毫米,先端凹入,基部宽楔形,两面被柔毛或表面无毛,沿脉被毛较密,边缘具贴伏缘毛。花单生或数朵集为伞形花序状,腋生,总花梗淡红色,与叶近等长;花梗长4-15毫米,果后延伸;小苞片2,披针形,长2.5-4毫米,膜质;萼片5,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5毫米,背面和边缘被柔毛,宿存;花瓣5,长圆状倒卵形,长6-8毫米,宽4-5毫米;雄蕊10,花丝白色半透明,有时被疏短柔毛,基部合生,长、短互间,长者花药较大且早熟;子房长圆形,5室,被短伏毛,花柱5,柱头头状。蒴果长圆柱形,长1-2.5厘米,5棱。种子长卵形,长1-1.5毫米,褐色或红棕色,具横向肋状网纹。花、果期2-9月。

主要价值:观赏:红花酢浆草植株低矮,叶子茂密,碧绿青翠,小花繁多,烂漫可爱。在园林绿化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是替代草坪植物的好材料,可布置成花坛、花境、花丛、花群及花台等,株丛稳定,株形优美,线条清晰,素雅高贵,景观效果丰富。

2、海芒果

拍摄时间:年5月10日拍摄地点: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拍摄工具:P30Pro

海芒果别称海杧果(《中国植物志》)、海檬果、山檨仔、猴欢喜、海檨仔、黄金茄、山杧果等,属于夹竹桃科(Apocynaceae)、海芒果属。海芒果是夹竹桃科常绿乔木。多分枝,枝轮生;叶互生,卵状倒披针形;花白色美丽。生海滨湿地。海芒果是优良的海岸防护林树种。

中文学名海芒果别称山檨仔、猴欢喜、海檨仔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亚纲合瓣花亚纲(Asteridae)目捩花目Gentianales科夹竹桃科Apocynaceae亚科鸡蛋花亚科(Plumerioideae)族萝芙木族Rauvolfieae属海芒果属Cerbera种海芒果

简介:乔木。树皮灰褐色,枝轮生,有白色乳汁。叶互生,生于枝端,倒卵形、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聚伞花序,顶生;花冠高脚蝶状,白色,中间红色。核果,卵球形或阔卵球形,橙黄色。花期春季至秋季。果期5-10月。全株有毒,果实有剧毒:少量可致死,烤后毒性更大。误食引起恶心、呕吐、腹泻、手脚麻木、全身冷汗、心跳弱慢。最后呼吸困难,直至死亡。

形态特征:高4-8m,有乳汁。枝粗壮,具明显叶痕;叶互生,倒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6-37cm。聚伞花序顶生;花白色,喉部红色,径约5cm,花期3-10月。核果,椭圆形或卵圆形,橙黄色,果期11月至翌年春季。叶丛生于枝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顶生聚伞花序,花高脚碟状,花冠白色,中央淡红色,裂片5。核果卵形,橙花色,有毒。果皮光滑内为木质纤维层,使能于海中保存一段时间而借助海流散布,是海岸林植物传播的特殊方式。由于外型非常漂亮吸引,及具有强韧的生命力,故被广泛栽植为行道园景树。白色的花瓣、星星的红心就像是摘一颗星星,远看好像桐花树一般。鸡蛋花和海芒果虽然都是夹竹桃科的但是一朵典型的海芒果花比鸡蛋花多了5个过C5轴的对称面。

园林价值:本种叶大花多,姿态优美,适于庭园栽培观赏或用于海岸防潮。全株有毒,果实有剧毒,煮熟后毒性更大,仅两克足以致命。

3、红背桂花

拍摄时间:年5月2日拍摄地点:珠海健民路拍摄工具:P30Pro

红背桂(大戟目大戟科植物)一般指红背桂花

红背桂花(学名:ExcoecariacochinchinensisLour.),又名“红背桂”“青紫木”“紫背桂”,是大戟科,海漆属下的一种常绿灌木。高达1m,叶对生,纸质,叶片狭椭圆形或长圆形;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腋生或稀兼有顶生的总状花序;蒴果球形,种子近球形,花期几乎全年。红背桂花性喜暖,适宜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的环境中。原产于中印半岛,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因其植株低矮,适宜作为道路绿化。

中文学名红背桂花拉丁学名ExcoecariacochinchinensisLour.别称青紫木、红背桂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大戟目亚目大戟亚目科大戟科亚科大戟亚科族乌桕族属海漆属种红背桂花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达1m;枝无毛,具多数皮孔。叶对生,稀兼有互生或近3片轮生,纸质,叶片狭椭圆形或长圆形,长6-14cm,宽1.2-4cm,顶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疏细齿,齿间距3-10mm,两面均无毛,腹面绿色,背面紫红或血红色;中脉于两面均凸起,侧脉8-12对,弧曲上升,离缘弯拱连接,网脉不明显;叶柄长3-10mm,无腺体;托叶卵形,顶端尖,长约1mm。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腋生或稀兼有顶生的总状花序,雄花序长1-2cm,雌花序由3-5朵花组成,略短于雄花序。雄花:花梗长约1.5mm;苞片阔卵形,长和宽近相等,约1.7mm,顶端凸尖而具细齿,基部于腹面两侧各具1腺体,每一苞片仅有1朵花;小苞片2,线形,长约1.5mm,顶端尖,上部具撕裂状细齿,基部两侧亦各具1腺体;萼片3,披针形,长约1.2mm,顶端有细齿;雄蕊长伸出于萼片之外,花药圆形,略短于花丝。雌花:花梗粗壮,长1.5-2mm,苞片和小苞片与雄花的相同;萼片3,基部稍连合,卵形,长1.8mm,宽近1.2mm;子房球形,无毛,花柱3,分离或基部多少合生,长约2.2mm。蒴果球形,直径约8mm,基部截平,顶端凹陷;种子近球形,直径约2.5mm。花期几乎全年。

生长环境:红背桂花原产于热带雨林中,喜温暖环境,又怕阳光曝晒,耐半阴。冬季室温应保持16℃以上,低于10℃就开始落叶,低于7℃嫩枝会受冻抽干,也怕暑热,当夏季气温超过32℃时生长停止,叶片也会发黄,春、秋两季生长最旺。喜疏松肥沃的酸性腐殖土,不耐旱,忌涝,极不耐碱,要求通风良好的环境。

主要价值:观赏价值:红背桂花株型优美,枝叶茂密,清新秀丽,极具观赏价值,常用于庭院、公园、居住小区、校园、办公区、草坪、林缘等处绿化。

学术文字拾自互联网,其余文字图片均为原创。

欢迎转载和引用,请注明出处。

元宝的植物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huyou.net/ngszyzl/4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