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血压高吗?”
“稍高一点,高压多一点,低压90多一点。”
“吃药了没有?”
“就高一点点,不需要吃药吧?”
医院健康管理服务中心,这是经常上演的画面,尤以年轻人居多。
那么,血压刚过/90mmHg,到底需要吃药吗?回答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需进一步明确,这个血压水平是否由偶然的紧张、情绪激动、劳累、熬夜等情况所致。
如若经常出现上述血压水平,那么需遵循以下原则: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取决于心血管风险评估水平,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血压仍超过/90mmHg和(或)目标水平者,应给予药物治疗。
在任何时候,生活方式干预都是高血压患者的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主要措施包括:
1.低盐饮食,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6g
2.控制体重,使BMI24,
3.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4.戒烟或避免被动吸烟
5.不饮酒或限制饮酒
6.增加运动,中等强度,每周4-7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
7.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8.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据研究,限盐饮食可使收缩压下降2~8mmHg,限酒使收缩压下降2~4mmHg,合理运动使收缩压下降4~9mmHg,减重使收缩压下降5~10mmHg/10kg。
心血管风险评估,有一套成熟的方案,需要详细了解生活方式、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心血管靶器官损害以及伴随的临床疾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及很高危。
高危及很高危患者,应及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并对并存的危险因素和合并的临床疾病进行治疗;
中危患者,可观察数周,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改善生活方式,如血压不达标,则应开始药物治疗;
低危患者,则对患者进行1~3个月的观察,密切随诊,尽可能进行诊室外血压监测,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改善生活方式,如血压不达标可药物治疗。
简单来说,一般对于患有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肾脏疾病的人来讲,只要血压超过/90mmHg就应及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对于糖尿病患者,如血压≥/90mmHg,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降压目标为/80mmHg;如血压在~/80~89mmHg,可进行不超过3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如血压不能低于/80mmHg,则应进一步采用药物治疗。
对于血压超过/mmHg而且伴有其他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血糖/血脂异常,左心室肥厚、动脉斑块等)的患者,应该在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同时,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如果血压只是轻度升高,不超过/mmHg,无上述疾病,尚未造成心、脑、肾、血管等的靶器官损害,吸烟、肥胖、血糖/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不超过2个,可以进行1-3个月的生活方式改善,如血压仍不达标,可开始降压药物治疗。不少人经过严格的生活方式改变,如严格控盐、戒酒、有氧运动减重、不熬夜等,血压逐步回落至/90mmHg以下,就不需要药物治疗了,也减轻了自身及家庭负担。
以上内容可进行简单的对照,比较严谨的做法是交予专业的医生,按照心血管风险评估方案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用药。
作者:医院健康管理服务中心刘辉
医院
长按即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huyou.net/ngswlzl/6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