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气时不时有寒流来袭,这时候有一种疾病大家要注意了,就是脑梗塞,我们要如何预防脑梗塞呢?今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许伟为大家普及这方面的保健知识。
Q医院神经内科非常忙碌,病人超多,关于脑梗塞有一个词叫“高发人群”,到底高发人群是指哪些人?
A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许伟:高危人群---脑梗塞好发于50~60岁以上的人群,多合并存在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嗜烟、嗜酒、高龄及肥胖等一个或者多个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不可干预:年龄、性别、种族及遗传因素等
Q在饮食和锻炼上要如何做好预防呢?A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许伟:多饮水,减低血液黏稠度增加饮水量,尤其不应过度控制睡前水的摄入量。有研究表明,脑梗死最易发生在天亮将起床时和刚刚起床后,因为此时血液黏滞度大,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有些老人为了减少起夜次数、睡好觉,晚饭后就开始控制饮水量,从而增加了血液黏滞度。冬季是一年中比较干燥的季节,再加上冬季供暖,房间内空气湿度不够,限制饮水会使血液中的水分更显不足,增加卒中发生机会。所以,老年人晚上8时前不宜过分限水。对于那些确实夜尿多,或次日晨起时有颜面水肿而不宜在晚上喝水的人,也可以采用减慢起床动作和晨起后先喝一杯温开水的措施。需要提醒的是,睡前饮水并不包括饮茶或咖啡之类,因其有利尿作用,会促使水分的排出,增加血液黏滞度。另外,如果洗浴,应在沐浴前后各喝一杯水,以补充体内因沐浴而丢失的水分。
穿着暖,尤其起夜要注意。老年人对环境温度的耐受性明显降低,在遇到寒冷刺激时,肾上腺分泌活动会增加,促使血液循环加快以抵御寒冷。但同时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增多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过高的血压会引起脑出血,加速的血流有使动脉粥样斑块脱落堵塞脑血管的危险。另外,冷空气会使血管骤缩,管腔变细,如果管腔内有大量脂类沉积和硬化斑块,则易使血液流通受阻。特别在夜里,当衣着单薄离开温暖的被窝起夜时,这种寒冷刺激则会更明显。所以,冬天里老人们除了应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外,起夜时更应注意保暖。
勤活动,心情愉快很重要。冬季凛冽的寒风会使多数老人选择室内活动,运动量明显减少。另外,冬季常因食欲大增,而饮食过量。此时,如果运动量不足会使热能消耗减少,脂肪蓄积,导致肥胖。另外,冷暖空气的交替也会对人们的生理、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出现情绪不稳定,容易诱发脑血管意外。因此,在冬季老年人仍应坚持户外锻炼。这既可以帮助消耗多余的热量,也可以通过丰富的文体活动,加强与他人的沟通,调整心态。但运动量不宜过大,不应大汗淋漓,以周身发热却尚未出汗即可。老年人活动时更应讲究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每日晨练应安排在太阳出来后,这时气温会有所上升,从而避免因冷空气刺激使血管骤缩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Q预防脑梗塞的方法医生说得非常详细,衣食住行,就看你能不能做到。在这里我们也要普及一个知识,那就是脑梗塞的发病,一开始症状是如何的?它有没有先兆,如果有,那不管是自己还是家人发现了,医院治疗,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A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许伟:脑卒中有什么常见症状---遇冷受寒、呼吸道感染及腹泻时其常见诱因;患者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头晕及短暂性肢体麻木、无力;起病较急,进展可以较缓慢,患者多在安静和睡眠中起病,多数患者症状经几小时甚至1~3天病情达到高峰。
如果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如一过性黑朦、肢体麻木、头晕、耳鸣、面部感觉异常或言语困难等,就是高度危险信号,这类患者最终发生脑梗死的可能性较正常人高5—8倍,应该及时去找神经科医生就诊,作系统的检查及积极治疗,以避免脑梗死的发生
Q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识别脑梗塞?
A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许伟:“中风”,指个是我们国内的一个宣教版本
一、1看一张脸不对称、嘴巴歪
二、2.查两只胳膊单侧无力、不能抬
三、.0听说话口齿不清、不明白
如果有以上任何症状发生,立即拨打,快速送往附近医院。
《天天好生活》
首播时间:潮州电视台公共频道周一至周五19:30
重播时间:综合频道周一至周五22:45
新闻综合频道周二至周六12:00
《每周说法》
首播:公共频道每周六19:30
综合频道周六22:55
隔天公共频道17:40
《健康面对面》
首播:公共频道每周日19:30
综合频道周日22:55
隔天公共频道17:50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huyou.net/zqngszl/4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