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脑梗塞治疗 >> 早期脑梗塞治疗 >> 正文 >> 正文

吃阿司匹林防脑梗,究竟靠不靠谱听听专家怎

来源:脑梗塞治疗 时间:2021-4-6
吃阿司匹林防脑梗,究竟靠不靠谱?听听专家怎么说

阿司匹林这种疾病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伤害也是比较大的,那么在平时的时候吃阿司匹林预防脑梗塞的症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解决才能够帮助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的阿司匹林,预防脑梗塞究竟靠不靠谱,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做才能够改善这样的疾病,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的。

打开连尚头条,看更多新鲜猛料

阿司匹林是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最开始,阿司匹林只是被当作一种解热镇痛剂使用,后来大量的试验证实它可以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或再发。因为其价格低廉、功效显著,几乎成为了国内家家必备的常用药。

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个“长达40年的错误”,它不仅不能保护心脑血管,还反而会导致大脑或胃部出血等多种副作用。

事实上,这篇文章是对ARRIVE、ASCEND研究两项大型临床试验结果“断章取义”式的解读。

首先,文中引用的两项试验的受试者大部分是心血管事件中危的人群,而且试验结果只是说明这群人口服阿司匹林的风险大于收益。这其实只能证明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预防的某一方面存在短板,而文章却将其解读为“阿司匹林对病人没有益处”。

而且现实情况中,国内外的诊疗指南早已明确服用阿司匹林有副作用,因此都建议对心脑血管疾病高危群体使用,对于这类人群而言,所获收益绝对大于出血风险。

另外,文章结尾处甚至还有某保健品的广告,这让人不禁怀疑这背后有着利益相关者的推动。

阿司匹林的确不是“万能神药”,但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面的地位依旧不可动摇。

目前,我国对于心血管疾病采取两级预防:

一级预防:指对于脑梗、心梗等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性疾病尚未发生的人群,采取各类措施,减少和控制危险因素,预防首次血栓事件的发生。

二级预防:指对于已发生过脑梗、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通过有效干预手段,防止病情继续发展,预防再次复发。

目前我国已有的临床证据明确显示,对于已经做过心脏搭桥或支架、患过心脑梗的患者而言,阿司匹林的功效大于风险,它在心血管病“二级预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在“一级预防”方面,美国糖尿病协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的指南也都偏向于支持使用阿司匹林。

而我国总体上也肯定了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中的地位,但对于无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而言,还是需要经过严格的心血管风险评估,才能确定能否服用。

阿司匹林不是“神药”之所以会引起这么广泛的讨论,主要是因为之前它的作用被过分夸大,导致很多普通百姓以为吃了它“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实际上,阿司匹林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药物,并不是正常人用来预防心血管病的“保健品”。

哪些糖友需要服用?

服用阿司匹林需要评估心血管的风险因素和出血风险因素。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有以下几点特征的人,可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1.已经确诊冠心病、心肌梗死或脑缺血发作的糖友;

2.中青年(男50岁,女60岁),伴随有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蛋白尿、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任一项危险因素的糖友;

3.没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但年龄较大(男50岁,女60岁)的糖友。

而普通的老人,或心血管风险因素属于中低危的人群,一般是不需要终身服用阿司匹林的。

具体是否服药以及服药剂量需遵医嘱,切忌自己盲目用药。

什么时候服用?

肠溶阿司匹林外表有一层耐酸的包衣,可以保护它顺利通过胃部,到达小肠再缓慢吸收。所以,一般来说阿司匹林肠溶片最好是在空腹时服用,这样可以缩短它在胃内停留时间,减少对胃的不良反应。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最好是在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稳定在/90mmHg以下后,再服用阿司匹林,以减少脑出血的风险。

小贴士

有人说清晨是脑梗、心梗的高发时期,阿司匹林应在清晨服用;也有人说夜间血流缓慢,易生血栓,阿司匹林最好是晚上吃。

实际上,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可以持续7~10天,从这个角度来说,每天任何时间服用阿司匹林作用都是相同的。

最后提醒所有糖友一定要定期筛查自己的心血管健康状况,若出现胸闷、胸痛、心绞痛等表现,必须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自己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切勿擅自服药。

在平时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按照正确的办法来解决阿司匹林这样的症状,保护着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及时的按照上面所说的这样的现象来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健康的保护才是最好的,否则的话也会伤害到我们的体质,危害我们的生命和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huyou.net/zqngszl/59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