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新冠肺炎救治中心清零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今年冬天的黑龙江,寒风凛冽,雪上加霜。局部散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黑龙江省内多地出现。
绥化市望奎县突发疫情,感染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防控救治难度大。
1月10日,国家疫情防控救治组专家、黑龙江省疫情防控救治组组长、哈医大一院院长于凯江教授刚刚结束黑河疫情防控救治工作,受命带领哈医大一院多批医疗队,奔赴绥化、望奎、绥棱等多个地区,参加新冠患者救治和疫情防控任务,整建医院重症病区,抢救新冠重症患者。
截止1月18日,黑龙江省发病人数超过,每日新增确诊和无症状人数居高不下,增量防控任务艰巨!
黑龙江省委按照“四集中”原则,做出统一部署,第三次启动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平疫结合”重症救治中心,设为黑龙江省新冠肺炎救治中心,发挥哈医大作风优良,哈医大一院综合实力强,疫情救治经验丰富的优势,集中调配全省优势医疗资源,集中收治省内各地市新冠肺炎各类病例,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
迅速集结重任在肩
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第三次启用为省新冠肺炎救治中心
“作为一名龙江医务工作者,能够参加龙江疫情守卫战,为家乡人民排忧解难感到自豪。”于凯江教授带领哈医大一院团队,再一次扛起了救治我省新冠肺炎患者的重任。
18日上午,为紧急落实省委省政府、省卫健委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的要求,哈医大一院立即启动群力院区黑龙江省新冠肺炎救治中心筹备工作。赵长久书记带领院领导班子实地调研,认真分析“平疫结合”重症救治中心应急能力,迅速制定了安全、高效的工作方案。
当天,哈医大一院就迅速组建起一支抗疫经验丰富,涵盖呼吸、重症、心内、神内、普外、感控等多个学科人的应急队伍。
省委省政府、省卫健委陆续调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三、四院,医院,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医院,及佳木斯、鹤岗、大庆医疗队共名医务人员集结到此,整建制接管普通新冠病区,参战省新冠肺炎救治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大川,医院副院长邱海波,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医院院长刘清泉,医院感控处处长蔡虻等一大批专家来到救治中心,与当地医护人员组成混合编队,团结协作,同舟共济,救治患者。
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大川,高度评医院的担当和奉献。“哈尔滨医科大学勇担历史使命,展现出哈医大人‘有能力,有激情,敢担当,爱奉献!’的优良品格,无愧于龙江人民的深厚信赖!”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委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黑龙江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来到救治中心转达对大家的鼓励,“你们始终战斗在抗疫一线,孙春兰副总理非常关心大家,她嘱咐你们坚定信心、勇担使命,为取得全省抗疫工作做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身负使命,重任在肩!名医护人员,信心高涨、战意高昂,誓守龙江人民生命和健康!
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一患一策、治疗窗口前移
实现新冠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双零”目标
1月20日是农历腊月初八,节气大寒。
当日,在哈尔滨医院群力院区,具备11个普通病区、2个重症病区的黑龙江省新冠肺炎救治中心正式启用。
当晚18时57分,13辆由绥化市驶出的救护车,在警车的护卫下,呼啸而至,转运来首批绥化市94名新冠肺炎患者。
黑龙江省新冠疫情歼灭战,在这片曾经两度决胜疫情的战场上,再度打响!
救治中心集中收治省内例各类型新冠肺炎病例,包含全省63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及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患者中,最大年龄的94岁高龄,最小年龄的仅17个月大,60岁以上占30%,70岁以上超过10%,高龄患者普遍合并基础疾病。
在55名重症患者、8名危重患者中,66.7%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COPD等慢性基础病,甚至有晚期恶性肿瘤多发转移,失智失能长期卧床的患者。这些都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救治任务十分艰巨!
“我们国家在过去一年,取得了很多好的抗疫经验。大家要坚定信心,总结经验,思想笃定,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科学应用新冠肺炎治疗指南和相关要求,在救治中坚持一人一策,做到应治尽治,应救尽救,治疗窗口前移,实现新冠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双零’目标。”于凯江教授为救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国家疫情防控救治组专家和省内专家严格落实“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一患一策、治疗窗口前移“的救治策略,对每一位重患,病情进展患者,每天进行病例讨论,研判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每天进舱会诊,在床头查看重患病情,严格落实保护性通气策略,通过电阻抗精准评估患者,有创通气救治关口前移,应用俯卧位通气的救治策略,最大限度保护患者肺脏功能,在国内率先应用单克隆抗体治疗新冠肺炎患者,ECMO小组和多名医护始终守护在危重患者床边,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信念,不放过任何一个救治患者的机会。
1月21日,从绥化转来一名剖腹产术后、上机ECMO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生命垂危,命悬一线!
于凯江教授和国家疫情防控救治组专家守候在舱内为她分析研判病情进展,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现场制定救治方案,安排多名医护日夜陪伴......
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施救下,患者成功脱机。被挽回生命后,她最想的是与丈夫通个视频,告诉他“自己活下来啦,是这里的医护人员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那一天,连续飘了几天的雪终于停了,阳光普照,晴空万里。
1月22日,一名突发脑梗塞的74岁重患从绥化转运而来,呼吸衰竭、深度昏迷、生命垂危!
国家级、省内多学科专家迅速会诊,研判病情,调整为危重型,第一时间拿出救治方案,赵鸣雁教授等省内专家24小时看守。第二天,患者恢复清醒,各项生命指征得到缓解。3天后,患者已能下地行走,肺部CT吸收明显,解除重症观察,转至普通病区。
她的女儿收到母亲平安的消息,为救治中心寄来了亲笔信:“我终于能擦干眼泪,睡一个安稳觉了。我发自内心的感谢你们每一个人。”
专家们时刻牵挂着重症患者的救治,也始终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huyou.net/zqngszl/6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