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王大爷在晨起时出现头昏不适,但他没有引起重视,老伴给他测了一个血压高达/mmHg。
王大爷认为自己头昏不适是血压高了所致,吃了降压药后便没有再管。
一直到临近中午的时候,王大爷不仅头昏症状没有缓解,反而出现了手脚不听使唤的表现。
家人见情况不对,医院,通过检查,王大爷被确诊为脑梗塞。
遗憾的是,因为发病时间超过了六个小时,王大爷错失溶栓治疗的黄金时期。
一旦头部出现4种表现,十有八九是脑血管堵塞,谨防脑梗、脑血栓!
表现一:面部发麻,视物不清
脑梗是由于脑血管堵塞而发生的疾病,由于大脑长期处于缺氧、缺血的状态,导致脑部分析区域、感觉神经纤维受到了影响,就可能会出现面部发麻的感觉。
有些人甚至还会视物不清,突然失明,这种损害有可能是暂时性的,也有可能是永久的,所以一定要及时治疗。
表现二:头晕嗜睡、恶心加重
一旦脑部血管堵塞,头部就会伴有明显的头晕头痛、耳鸣加重的现象,这些很可能是缺血性脑梗塞的前兆。
并且总是想睡,整天昏昏沉沉,如果不是过度疲劳所致,小心是脑血管堵塞导致脑供血不足了。
表现三:舌根发硬、出现语塞
脑部血管堵塞,导致大脑供氧不足,大脑神经运作减慢,人的语言和意识跟不上身体。
就会出现舌头发硬、言语不清、吞咽苦难、总咬舌头等情况。
表现四:频繁哈欠,爱流口水
适度打哈欠,可以缓解疲劳,放松神经,为身体提供氧气。可是,一旦频繁打哈欠,就要小心脑梗了!
研究发现,在脑梗发病前的五到十天里,患者多频繁打哈欠,数值高达80%,这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管腔狭窄和大脑缺血缺氧逐渐加重产生的。
想要清血管,防脑梗,这三物必须要补充:
一、水分
喝水不仅可以补充体液,加速身体的循环代谢,还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的粘程度。
长期身体缺水是形成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什么时间补水最好呢?
1、早起一杯水
早上醒来后,身体经过一晚上的活动,十分缺水,这时候可以喝一杯温水。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蜂蜜水或者是淡盐水。
这杯水,会增加血容量,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出现心脑血管疾病。
2、两餐之间喝杯茶水
饮茶是一种非常养生的生活方式,在补充体液,满足口感的同时,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
喝茶不宜在睡前和早起喝,两餐之间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可以将荷叶、小叶苦丁、华花郎三者搭配在一起制成华花郎荷叶茶,热水冲泡即可。
荷叶中含有黄酮类和生物碱等成分,能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量,有助于预防血粘稠。
小叶苦丁,其水提物和醇提物可以降低血脂,对于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量有所控制。
华花郎有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二、补充omega-3脂肪酸
omega-3脂肪酸是人体必需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好”脂肪之一,日常补充,可以降低血脂,清除血管垃圾。
omega-3脂肪酸可以增加高密度胆固醇的量,从而增加血管通透性,保护血管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
目前发现的食物中秋苏籽油、秋麻仁油omega-3脂肪酸含量较为丰富,均在55%以上。
三、补充膳食纤维
日常我们出现便秘或者是大便干结都知道补充膳食纤维可以对这种症状有所改善。
其实膳食下纤维在促进肠道蠕动、软化大便的同时,还可促进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可以降低血脂,减轻动脉硬化的速度。
膳食纤维广泛存在于果蔬,杂粮当中,特别是粗粮,建议日常可以适当的食用。
最后,常做三个动作:
1、张嘴
将嘴巴以最大限度的张开,一开一合,牵动脸上全部的肌肉。
作用:加速颜面的血液回流,延缓局部组织器官老化,可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
2、动脚
人体是个循环系统,人由经络,神经相互连接。
而脚也人体的"第二颗心脏",运动腿脚,增加心肺功能。刺激经络,血液循环。
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降低脂肪,心梗,脑梗的发生。
3、耸肩
双肩上提,缓慢放松,如此一提一松,反复进行。
作用:为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提供了驱动力,加速血液流向大脑,减少脑血管供血不足和脑梗风险。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huyou.net/ngszlff/4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