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发病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局部血液供应障碍,相应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病变,临床上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据流行病学不完全统计显示,我国脑梗死发病率超过/10万,每年新增约万该病患病。该病多急性发病,患者出现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言语障碍以及智力障碍,多数患者经过急性期治疗后会遗留不同程度言语不清、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甚至认知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在恢复期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进一步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用于临床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笔者就我院收治的6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给予相应治疗方案,试验结果现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选取年4月—年4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对照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范围为49~75岁,平均(65.52±3.19)岁。病程15d~d,平均(33.52±13.81)d。患者合并高血压病26例、高脂血症21例、糖尿病17例。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范围为46~76岁,平均(65.01±3.29)岁。病程13d~d,平均(34.39±15.72)d。患者合并高血压病24例、高脂血症23例、糖尿病19例。2.纳入及排除指标
纳入指标:
①患者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且处于脑梗死恢复期;
②患者符合《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中医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属痰瘀阻络证;
③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评分在7-30分之间;
④患者、患者家属了解方案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指标:
①患者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无法配合治疗的进行;
②患者为出血性脑梗死,或处于脑梗死急性期;
③患者合并肝肾功能异常,或心功能异常,或合并良恶性肿瘤;
④患者对本次试验所用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治疗而中途退出。
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方案。阿司匹林肠溶片mg,1天其次,阿托伐他汀钙片1次20mg,1天1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规格5ml/支(含银杏二萜内酯25mg),ml生理盐水配伍,静脉滴注,1天1次。
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并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
4.观察指标
①.脑部平均血流速度比较:治疗前后采用脑血管多普勒检测,检测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中动脉(MCA),主要观察患者平均血液速度。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对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注意监测患者血尿便常规、心电图和肝肾功能,并对比不良反应情况。1.脑部平均血流速度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脑部平均血流速度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脑部平均血流速度指标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脑部平均血流速度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5)。见表1。
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治疗前,观察者、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2.59±3.28)分、(12.17±3.74)分,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者、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7.88±1.96)分、(9.25±2.57)分,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更为显著(P<0.05)。
3.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等指标,未发生因药物治疗导致的异常变化。观察组恶心、呕吐2例,发生率为6.45%;对照组恶心、呕吐1例,头晕乏力1例,发生率为6.4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脑梗死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是最为常见的缺血性脑卒中类型,而动脉粥样硬化是该病最为基本的病因。中医认为脑梗死属于“中风病”范畴,其发病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由于情志失调、吸烟酗酒、劳倦内伤等诱因导致的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西医对于脑梗死的治疗包括促脑血管内皮细胞修复、改善局部组织血液供应、抗氧化、抗凝、抗血栓、降低血液黏度以及稳定斑块等,并注重对患者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等的治疗。中医对于中风的治疗讲究辨证论治,通过补益气血、活血化瘀以及祛湿化痰等多角度进行机体的整体调理。
治疗方案中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治疗中能够起到抗凝、抗血栓形成的作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为临床常用的降血脂药物,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血液黏度,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为新型中药制剂,溶液呈微黄色或无色,能够活血通络,主要药物成分包括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以及银杏内酯K等银杏提取物。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作用机理包括:
①对抗血小板活性、保护血小板内皮功能以及减少炎症介质;
②抗脂质过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进而保护脑组织细胞;
③降低兴奋性氨基酸对脑细胞的毒性作用,减少神经元细胞损伤;
④扩张局部脑组织血管,改善组织血液循环。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均已经得到临床验实。本次试验中:治疗前两组患者脑部平均血流速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和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脑部平均血流速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脑部平均血流速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更为显著(P<0.05)。这表明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可显著促进患者脑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用于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脑梗死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脑部平均血流速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药物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的重要意义。
医院
年1月第19卷第1期
李南京、王医院折耳根参考文献
[1]FANG-FANGXU,YY-ANBI,HUANGWZ,etal.Applyingriskmanagementtoanalyticalmethodsforthedesorbingprocessofginkgoditerpenelactonemeglumineinjection[J].ChineseJournalofNaturalMedicines,,16(5):.[2]THIANYL,RIDDELLAM,KOHDM.Liver-specificagentsforcontrast-enhancedMRI:roleinoncologicalimaging[J].CancerImaging,,13(4):-.[3]张雯,宋俊科,何国荣,等.银杏二萜内酯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32(12):-.[4]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6):-.[5]王北婴.中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中华中医药杂志,(4):70-72.[6]邱斌,肖展翅.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13(8):-.[7]DINGDZ,DINGJS,JINZY,etal.Evaluationofcurativeeffectofmegluminecyclicadenylate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huyou.net/ngszlff/5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