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通络汤
方剂组成:五爪龙、天龙、地龙、川江龙、活血龙、川芎、厚朴、黄芪、人参、穿山甲、西红花、当归、木香、益智仁、桃仁、酸枣仁、牛膝、绞股蓝、牛膝、僵蚕、全虫等几十味中药。
方剂功效:补益气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主治病症:脑出血、脑梗塞及后遗症、痉挛性性斜颈、不宁腿综合征、下肢静脉曲张、血栓闭塞性疾病等因为脉络瘀阻不通,局部筋脉骨血失养,主要病机为正虚邪恋,血瘀气滞形成的偏瘫肢废,神乱失语,口眼歪斜,颈僵偏斜,肢体冷痛麻木,或是下肢自感不适,蚁爬样感,活动后好转,入眠前加重。
临床运用:五龙通络汤是王世龙主任历经20多年的临床研究,通过对大量脉络闭阻、髓海血瘀患者的救治总结出来的一个效方。根据对古代经典理论和方剂的研究,结合自身治疗经验,从痰、淤、风、寒、火、湿等致病因素入手,以补(健)脾益气调后天之本,以益肾填精充先天之精,以活血通络解病症之苦。在临床使用中,往往以五脏病损的不同,使用五种以龙字命名的主药作为君药,五脏同调,阴阳互补,打通闭阻的经络,臣佐使舒经通络、健脾养血,活血化瘀,益脑复髓。辨证施治,选药道地是治愈大量患者的基础。
理论病机:
中风的病因学说,唐宋以前多以“外风”学说为主,以“内虚邪中”立论,如《金匮要略》认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可谓中风病因学说上的一大转折。如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归类提出“真中”、“类中”,其中有外邪侵袭而引发者称为真中,无外邪侵袭而发病者称为类中。张景岳又倡导“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
痉挛性斜颈属于祖国医学中“肝风”的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臼:“诸禁强直,皆属于风。”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脉上至颠顶,风气通于肝,肝属木,风动则木摇,故头项呈现强直震颤之兆
不宁腿中医学中虽无此病名,但类似描述散见于各种医籍中。如《灵枢百病始生》:“厥气生足悦,悦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悦,闷乱、烦满、烦乱之意。据其临床表现,中医可归为“痹证”、“足悦”范畴,治疗采用辨证施治,酌选方药,疗效肯定。足悦可看作是足部酸困、疼痛等变化不一,难以形容的一组症状。
周围血管病,在祖国医学当中早有记载,《医宗金鉴》、《外科正宗》均有详尽记载。诸如:脱疽、坏疽、脉管病等。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阴寒客于脉络,寒凝血瘀,血瘀血滞,瘀久化热,热毒壅滞,血败化腐。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huyou.net/ngszyzl/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