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方“脑科俱乐部”,我们。
我们的ID:naokejulebu
背景知识
“脑挫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颅脑损伤,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脑实质的出血和(或)挫碎。主要因脑组织在外力作用下在颅内作直线加速、减速运动或旋转运动,脑表面与颅骨内面或颅底碰撞、摩擦而形成。单纯脑实质损伤而软脑膜仍保持完整者称为脑挫伤,如脑实质破损伴软脑膜撕裂成为脑裂伤。因脑挫伤和脑裂伤往往同时并存,故合称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常发生于暴力打击的部位和对冲部位,尤其是后者,多见于额、颞的前端和脑底部;脑实质内的挫裂伤常因脑组织变形和剪应力损伤引起,以挫伤和点状出血为主。对冲性脑挫裂伤是指枕顶部受伤后外力所导致的对侧或双侧额底、额极、颞底和颞极的广泛性损伤。
脑挫裂伤的常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局灶症状(如:瘫痪、失语、视野缺损、感觉障碍和局灶性癫痫等)、颅内高压(如:持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生命体征改变(如:早期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和呼吸浅快;如颅内血肿或脑水肿加重可导致血压升高、脉压加大、脉搏洪大有力、脉率变缓、呼吸加深变慢)、脑膜刺激征等。
辅助检查:首选头颅CT,CT可显示挫裂伤的部位、程度和有无继发性出血和水肿等表现,根据脑室和脑池的大小和形态间接评估颅内压的高低,必要时需反复多次CT扫描,以动态观察脑水肿的演变并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损伤常表现为脑水肿和脑肿胀,CT表现为普遍性密度减低。磁共振:对脑干、胼胝体、微小挫伤灶、轴索损伤和早期脑梗死的显示优于CT。
治疗原则:单纯脑挫裂伤一般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主要予以脱水降颅压、止血、抑算及对症支持处理。必要时可给予亚低温治疗、激素冲击治疗等措施。当病情较稳定后,可给予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同时开始功能锻炼,如高压氧、理疗、按摩、针灸和被动的或主动的功能训练。
脑挫裂伤的手术指征:大脑半球颅内血肿30ml以上,颞叶20ml以上、后颅窝10ml以上,中线偏移明显,或颅内压监护压力超过4.0kPa(30mmHg)或顺应性较差时,应及时开颅清除血肿。
”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69岁,以“外伤后意识不清1d”之主诉入院。入院前1天,患者从高处坠落后枕部着地,当即感头痛,伴恶心,无呕吐,无双侧肢体无力,无发作性四肢抽搐。逐渐感头痛加重、恶心程度加剧,CT检查提示:右枕叶、双额叶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给予保守治疗。患者烦躁,意识障碍加深,复查CT示血肿量较前明显增多。术前查体:T36.0℃,P80次/min,R18次/min,Bp/90mmHg(1mmHg=0.kPa)。神志浅昏迷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直接对光反射双侧灵敏,间接对光反射双侧灵敏。外耳道无分泌物,鼻通畅。口唇无发绀,咽不红,扁桃体不大。头面部感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颈软,无抵抗。未见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四肢可见自主活动。肌张力正常,肌力V级。
”
术前影像
“”
术前诊断
脑挫裂伤
手术经过
“(1)全麻满意后患者仰卧位,头圈固定,取冠状皮肤切口,常规消毒铺巾。
(2)刀切头皮至帽状腱膜下层,头皮夹夹持皮缘止血,自骨膜层游离成皮肌瓣,以头皮拉钩牵开固定,于额骨上钻孔,铣刀铣开骨瓣,见硬脑膜张力高,硬脑膜四周严密悬吊,铺刀口巾。
(3)于矢状窦右侧星形切开硬脑膜,翻向矢状窦,在显微镜下双极电凝、显微吸引器清除右额叶挫伤失活的脑组织及血肿,严密止血,缝合硬脑膜。
(4)硬膜下放置一10号引流管。放置骨瓣,以颅骨固定系统牢固固定,切口消毒后分层缝合。
”
术后情况
“脑挫裂伤患者术后CT
患者术后意识呈嗜睡状,生命体征平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四肢自主活动正常。
”
文章信息
“李奇,李扩,王茂德,等.脑挫裂伤的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4):-.DOI:10./cma.j.issn.-..04..
”
视频资源
“网盘链接: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北京怎样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huyou.net/zqngszl/2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