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午,著名表演艺术家葛存壮因脑梗引发心脏衰竭去逝,享年87岁。
葛存壮为著名演员葛优的父亲。年,葛存壮加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开始了电影演员的生涯。年,因在电影《红旗谱》中饰演冯兰池而被人熟识。年,葛存壮出演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南征北战》。年,出演电影《周恩来伟大的朋友》,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年,他在电视剧《徐悲鸿》中饰演齐白石。上图为葛存壮有代表性的电影角色
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哀悼,“记得这位老爷子,很慈祥,走好”、“老艺术家,一路走好”、“老人家艺术人生的终点,葛优老师节哀”。
春节期间,作曲家闫肃老人最后也是因为脑梗离世。
台湾歌手黄安昨天早上在微博晒图,自曝前天凌晨心肌梗塞突然发作,在紧急送医检查后所幸无碍,黄安在微博发文表示自己昨天突然心肌梗塞,因为一口气始终始终不来,赶紧送医抢救,所幸并无大碍,他心有戚戚焉表示:“它突然来得太猛烈,我差点挂了!”
到底什么是脑梗,如何早期发现脑梗,为何春季脑梗多发?发生脑梗如何急救,如何预防脑梗?
什么是脑梗?它是脑中风的一种,脑中风包括脑梗塞或脑出血。早春时节是这种病的高发期,一场“倒春寒”,就能让脑血管受到严峻的考验。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低温刺激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流缓慢或血压骤变。
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寒冷刺激使血压增高,易诱发脑血管疾病。
脑梗有8大危险因素,分别是高血压、冠心病、吸烟、血脂高、糖尿病、肥胖、运动少、有中风家族史。
千万别把中风当春困
生命时报曾刊文指出,春天容易犯困是因为早春易耗气伤津,晚春湿气逐渐加重,容易感觉困倦。但一些人常将中风的一些前期症状误以为是犯春困,没有重视,从而影响了早期治疗。
临床资料统计,70%以上中风者在发病前5~10天会频繁打呵欠,尤其是老人。
这是因为血管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硬化,管腔变窄,大脑的血流量减少,以致脑细胞缺血缺氧,通过体内反馈机制刺激呼吸中枢,调节呼吸的幅度与深度来补偿所引起的。
普通的春困只要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一般可以改善。但中风前的犯困,除了呵欠不断以外,还可能出现:
血压骤然升高,收缩压可接近毫米汞柱;
鼻子出血;
走路不稳,并伴有四肢麻木无力;
早上起床突发眩晕、持续头痛等症状。
老人中风前还可能伴有不自觉流口水、嘴歪、说话不清楚等合并症状。
中风不是简单的“脑血管破了,出血了”,而是有很多其他隐患,所以针对高危因素的早期干预、早期检查和治疗,可以大大降低中风的风险。
如何早期发现脑梗?
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医院神经内科董强教授强调:患者和家属快速识别脑梗症状的口诀是:“言语含糊嘴角歪,医院”
具体是让患者做三个测试:
1、语言测试,请患者复述一句短语,如说话不清楚或者无法说话;
2、微笑测试,请患者“露齿”或微笑,一侧面部表情不正常;
3、举手测试,请患者闭眼,如双臂平举10秒钟,一个手臂无法维持。
患者只要出现这三个症状的其中任意一个,医院。在此期间给予紧急处理,让患者歪头平躺。脑梗并没有黄金急救时间,一定是越快越好,把握黄金4.5小时。在发现脑梗后,尽快进行溶栓是保证预后恢复的最佳途径,且越快做溶栓,康复的效果就越好,死亡率就越低。
脑梗急救三字诀
打急救:一旦发现中风的征兆,首先不要惊慌,拨打或,请专业医院。
在等待急救车到来期间,家属要解开患者衣领,保持其口腔清洁,有假牙者应取出。
如果出现昏迷,要将患者置于侧卧位,切忌摇晃,运输途中避免头部的晃动和磕碰。
抢时间:把握黄金4.5小时。在发现脑卒中后,尽快进行溶栓是保证预后恢复的最佳途径,且越快做溶栓,康复的效果就越好,死亡率就越低。
在发生脑卒中4.5~6小时内都是溶栓的有效时间窗,但如果能在发生脑卒中3小时内就接受溶栓手术,超过50%的患者会康复或部分康复。
脑梗应该做什么检查确诊?
去医院就诊经常会有医生开给你各种各样的影像学检查,你可能心中疑惑,为什么做这些检查?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治医师翟光耀医生:脑梗看核磁,出血看CT,其余包括脑肿瘤大多核磁最佳。
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如“脑溢血”),急诊的条件下行CT检查可以最早发现异常,早期得到诊断。而对于缺血性脑卒中(脑梗),MRI却能够早于CT发现异常,所以早期仅仅行CT而未发现异常往往无法排除脑梗。
如何预防脑梗?
中医有一个防脑梗奇术,叫做“咬天门”。操作方法是把上下牙齿整口紧紧合拢,用力一松一紧地咬牙切齿,咬紧时加倍用力,放松的时候也互不离开,反复数十次。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在于使头部、颈部的血管和肌肉、头皮以及面部都处于有序的紧张和舒展动态中,加速脑血管血流循环,让趋于硬化的脑血管逐渐恢复弹性,让大脑组织血液和氧气供应充足,从而减少眩晕的发生。“咬天门”的方法应天天练习,不拘时间。在持续两个月之后,部分患者就可以感受到疗效,一过性脑缺血的症状明显减轻。如果能常年坚持,脑动脉弹性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大大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都适宜应用此法。
医院提醒大家,千万别把中风当春困。春天容易犯困是因为早春易耗气伤津,晚春湿气逐渐加重,容易感觉困倦。但一些人常将中风的一些前期症状误以为是犯春困,没有重视,从而影响了早期治疗。
有人说输液可以预防脑梗?神经外科赵医生撰文表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动脉硬化是不可逆的,输液既不可能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脏病等慢性病,也不能使血管变软,达不到在体内预防脑梗塞的作用。而老年人心肺肝肾功能差,过多输液增加脏器的负担。另外输液反应和输液感染都可能给老人造成危险。
医学专家还总结了防治脑梗的注意要点,请大家牢记:
1、高血压患者应长期药物治疗,定期测血压,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2、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坚持降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糖尿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85mmHg;
3、高血脂患者应进行降脂治疗,控制饮食,服用降脂药物;
4、定期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血粘稠度过高者,需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
5、定期心脏检查,特别注意心功能变化及心律失常,改善心脏供血,防治冠心病,以及注意心脏瓣膜病和EPO,室壁瘤等;
6.杜绝不良习惯,尤其要戒除烟酒嗜好。
7.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倡高蛋白、低脂、低盐及富含纤维素、钙质和维生素饮食。
8.注意生活规律,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劳累及用力,保证睡眠时间。
9.善于调剂和充实精神生活,保持心境平静,避免紧张、激动及各种不良情绪。
10.适应自然环境变化,保持一定户外活动,注意夏季饮水和冬季保暖。
11.保持适当运动锻炼,尤其要注意颈椎的运动。
12.定期检查身体或随诊,遵从医生指导按医嘱用药。
13.发生可疑中风先兆时应及时就医。
14、对突发头痛、头昏、眩晕、记忆力力减退、反应迟钝、遗忘、视物不清、面部发麻、言语困难,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应提高警惕,医院做头颅CT,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有时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行进一步检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huyou.net/zqngszl/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