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四个月两次脑梗
医院开绿色通道抢黄金救治时间
神经内科医生提醒:及时就医,停药需尊医嘱
新闻导读:
抗美援朝扛过枪,支援西北探石油……今年已81岁高龄的杨某是个老革命,原本身体挺硬朗的他却在今年两次住院,而且都是因为同一种疾病——脑梗。
这是怎么回事呢?
图为:神经内科成为重庆市神经内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
第一次发病:正下着象棋,人就倒下了
56年参加抗美援朝,58年支援大西北到青海勘探石油,退休后叶落归根回到黔江在濯水镇享受退休生活——日前,躺在黔江医院神经内科病床上治疗的杨某仍能向记者准确回忆自己的过去。
突发的疾病打破了退休生活的美好。今年7月13日,喜欢下棋的杨某和往常一样找老朋友们一起下象棋。下得正高兴,他的身体有些不对劲了:“说话说不出来,手和脚没有力气,一下子就摔倒在地上”。
老人的棋友们怀疑是脑梗,立即把人送到了濯水镇卫生院,但当地卫生院条件有限,又马上转送到医院神经内科治疗。医院在收治后立即走绿色通道,对老人进行检查,诊断结果为:“脑梗塞,伴有高血压病3级,心律失常”。
根据老人的病情,医生们采取了溶栓治疗,老人的儿女也在第二天赶回黔江全程陪护。在经过72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后,老人康复出院。
“这次治疗很成功,也有及时送医的功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杨友高有着多年脑梗救治经验。他告诉记者,这次治疗从入院到影像学评估、生化检查再到溶栓,总体控制时间在了4小时以内,“脑梗患者送医越早越好,发病后4.5小时是治疗的黄金时间,每晚1分钟就会死亡万个脑细胞,越往后致残、致死的风险越高”。
图为:杨友高主任正在查房
第二次发病:让一下位置,说不出话来
出院后,杨某在家人的陪伴下回到了家里休养。老人家属告诉记者,这次他恢复得很好,精神很好,自己上下楼都没有问题。起初,他还按照医生的叮嘱按时吃药。但随着身体渐渐好转,医院开的药眼看也快要没了,他决定停药。
药停了,家属劝阻及医生回访均未引起老人的重视。10月29日下午,杨某正在家里看电视,正准备起身给老伴让位置,这一动又说不出话来了,倒在椅子上起不来。
这回,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和医生的宣传教育,家里人判断极大可能是脑梗复发了,立即联系车辆抢治疗的黄金时间,直接用车把他送到了医院。“这一次从入院检查到治疗,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杨友高告诉记者,“虽然采取了溶栓治疗,但效果没有前一次好”。
杨友高和医院神经内科团队致力于脑梗治疗的研究,前不久刚刚结题重庆市医学科研项目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中老年人超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研究效果研究。他说,如果脑血栓反复发作,复发次数愈多,脑血栓数量愈多,其预后就愈差。
图为:杨友高主任主持的科研项目顺利结题
“脑血栓患者往往复发一次病情加重一次,导致患者精神和智力的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脑血栓患者要坚持治疗,积极防治,不要私自停药,以防复发”。杨友高提醒说,黔江是脑梗高发地区,特别是肥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有冠心病病史者,应长期预防治疗,医院复查,并且长期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防止复发。
(图/文刘汴章通讯员/杨友高)
图为:杨友高主任获黔江区首届“黔江好中医”称号
链接:
杨友高中共党员,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院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中国名医理事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重庆市分会理事,重庆市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黔江医学会委员,重庆市劳动能力鉴定医疗专家库成员。曾先后赴重庆、湖北、大连等多家“三甲”医院进修学习,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病,尤其在脑出血、脑梗死、脑膜炎、癫痫、帕金森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睡眠障碍及各种头痛、头晕的治疗有较高的造诣,医院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实习带教老师”、“优秀党务工作者”等。
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huyou.net/zqngszl/6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