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常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降临,也许在睡梦中,也许在休息时,也许是运动中,其常导致肢体活动不能(偏瘫)、说话不清楚甚至不能说话、尿便不能自主控制、甚至精神行为的异常等。每一个脑梗死患者及其家人都期盼着更快的恢复,不遗留后遗症。但遗憾的是,脑梗死虽然来势突然而又迅猛,但恢复的过程十分漫长。因此,用“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来形容脑梗死再贴切不过了。
幸运的是,脑梗死造成脑组织损伤后,大脑可以通过功能重塑使患者完全或部分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这个恢复过程需要科学的康复锻炼。脑梗后,应怎样康复锻炼才能恢复更快?关于康复阶段的几点注意事项,脑梗死患者及其家人应该了解一下!
???????不要错过“黄金康复治疗时间”?脑梗死的黄金恢复阶段是发病后的3-6个月内,尤其是前三个月内,在此阶段的恢复程度也基本决定了最终能达到的程度。脑梗死6个月以后,虽然仍有进一步恢复的可能,但各种功能进一步恢复可能性和速度均大大降低。一旦到了脑梗死1年后,进一步恢复的可能性更小。
?
康复训练并不是活动一下肢体那么简单!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人“胳膊像挎着个篮子,走起路来像在画圈一样”,这可能就是脑梗死患者没有得到科学康复锻炼而形成的异常走路姿势。很多脑梗死患者和家人将康复的最终目标设定为“能够自己走路”,但此目标远远不能满足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脑梗死后语言功能、认知功能(与痴呆相关)、吞咽功能、尿便功能、心理状态等任何一种功能出现问题,都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回归社会和生活。即使多数功能恢复很好,脑梗死后出现抑郁症而自杀身亡的悲剧仍时有发生。因此,脑梗死后除了肢体运动功能锻炼以外,患者需要更全面的评估和康复锻炼。
恢复心切,但应避免康复过度、注重正确康复
并不是活动的越多越好,盲目的活动会造成很多错误动作或养成错误的习惯,这些会使肌肉痉挛逐渐加重,最终肢体因肌痉挛而完全不能活动。瘫痪的恢复过程实际上是患者重新学习各种生活技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各种错误动作是必然的,但关键是出现了错误动作之后要及时纠正,不能让这些错误动作固定下来成为错误习惯。康复过程中因为错误习惯所造成的功能丧失远比疾病本身造成的功能丧失大得多。一般来说,病人康复锻炼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因人而宜、劳逸结合。
康复阶段,预防警钟长鸣!
脑卒中并不是“一次发病,终身免疫”,反而是“一次发病,再发频繁”,且脑卒中后近期再次发病风险更高,再发后患者病死风险更高、病残风险更大、恢复更困难。因此,脑卒中之后预防脑卒中复发是必须的,必须的,必须的!!
脑卒中之后预防脑卒中复发,以下是最基本且必须做到的几点:
1、危险因素控制:控制血压于合适范围,严格控制血脂、血糖水平,杜绝抽烟、酗酒,减轻体重、适当参加体力劳动,低盐低脂饮食等;
2、定期门诊复查且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致病原因,如颅内外动脉狭窄、动脉瘤、血管畸形、动脉夹层等;
3、严格遵守医生医嘱,坚持规律服药!坚持规律服药!坚持规律服药!
本号文章,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并保持内容及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huyou.net/zqngszl/7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