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
近日,医院内一科(神经内科)再传好消息,他们为一名93岁的老奶奶溶栓治疗成功,创造了溶栓史上的新记录。一般来说,脑梗塞患者80岁以上溶栓的很少,90岁以上溶栓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
93岁的晏奶奶因胸腰部疼痛活动受限2个月于3月28号入住我院外三科(神经外科、脊柱外科),于4月5号18时突发神志模糊、言语不清、呼之不应、左侧肢体肌力0级,急查头颅CT诊断双侧基底节腔梗,部分软化,外三科医生初步判断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时间就是生命”,外三科医师立即请内一科医师黄红根会诊。黄红根为晏奶奶进行了NIHSS评分以及体格检查,考虑其脑梗塞,在溶栓时间窗内,有溶栓适应症。
考虑晏奶奶高龄,溶栓后出血风险高。如果不溶栓,患者轻则瘫痪在床,重则出现生命危险,给患者及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
面对棘手的问题,外三科主任文云及主治医师段龙彪,内一科主任钟建威及主治医师黄红根,内三科主任罗爱彬,外一科副主任李波,护师戴玉,护士易耀组成临时抢救小组迅速对患者溶栓获益和风险进行评估,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家属说道:“祖母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即使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努力一把,我们理解和支持医生的治疗决策”,经家属签字同意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争分夺秒
晏奶奶溶栓仅用了1小时!
19点15为晏奶奶开始进行标准静脉溶栓治疗,20点23溶栓结束后没有发生严重副反应,患者神志转为清醒,可以正确回答医生问题,无呕吐现象。
整个溶栓过程紧张而有序,医生争分夺秒地完善各项术前评估和检查,为病人赢得了时间。护士细致入微地观察病情变化和监测生命体征,整整几个小时高度精神集中、如履薄冰,严防出现出血、过敏、昏迷呕吐等病情恶化,直到23点30看到晏奶奶病情好转,复查头颅CT没出血转内一科继续治疗才松口气。
晏奶奶现已出院,4月26日内一科医护人员到晏奶奶家中随访,晏奶奶看到后满面笑容,高兴地给医护人员看看她恢复的情况。目前她已经基本恢复生活自理,也可以自主下床活动!
什么是脑卒中
在我国,中风已成为致残和致死的“头号杀手”。中风在医学上称脑卒中,临床上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也叫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供血血管急性闭塞,导致局部脑组织坏死,从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损害,约占全部脑卒中病例的60%-7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最佳静脉溶栓时间是发病后3-4.5小时内,医学上将该时间段称为时间窗。时间就是生命,急性脑梗死患者每延迟救助一分钟,脑细胞就会死亡万。少一分延误,多一分康复!
请立即采取就近原则,把患者送入有溶栓治医院进行救治,内一科-。
神经内科主任钟建威
“脑卒中起病急、进展快,患者只有医院,在发病后的“时间窗”(一般为3-4.5小时)内进行紧急救治,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一旦超出黄金时间再进行溶栓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第二个‘出血风险’也大大增加。
这位脑卒中患者能又快又好地康复,这在以往是无法想象的,但如今,我院依托神经内、外科,急诊科,超声科,放射科等多学科技术优势和专家团队成立脑卒中防治中心,使患者的治疗实现了方案的统一化,效果的最大化,患者快速康复已成为现实。”
脑卒中难治能防
据了解,国家卫健委制定了的脑卒中八大危险因素,分别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房颤、吸烟、肥胖或超重、缺乏体育锻炼和卒中家族史,如果有3个或以上,即可被认为卒中的高危人群。
春季是脑卒中高发季节,近来昼夜温差悬殊,对血液流动和血管收缩影响最大,容易导致血压的波动,对于已有或处于心脑血管病的高危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对此,钟建威主任建议:高危人群春季注意保暖和休息,保持愉快的心情,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摄入,注意科学的安排生活,规律的户外运动,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中老年人需要一如既往地服用药物,并定期检测血压血脂血糖指标,如果不达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
卒中之际,请马上呼叫——
这个电话,请您记住,
快快转发给您爱的家人和朋友,
关键时刻能救命!
图文:内一科陈芬
编辑:李佳钰
编审:陈江
审核:李敏温美上官弼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huyou.net/ngssyzl/6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