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脑梗塞治疗 >> 脑梗塞最佳治疗 >> 正文 >> 正文

反复脑梗的真凶

来源:脑梗塞治疗 时间:2021-4-26
得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909/5686247.html

作者

孟令磊

单位

医院

病史特点

●患者老年男性,69岁。

●主诉: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口齿不清14小时”于年12月3日入院。

●查体:神清,构音障碍,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双侧Babinski征(-),NIHSS:3分GCS:15分。

●既往史:年脑梗死病史,未遗留明显后遗症。有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心房颤动病史。否认吸烟、饮酒史。

●入院后治疗:

拜阿司匹林、波立维抗血小板聚集,立普妥调脂固斑,改善脑灌注等治疗。

●入院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等均正常;心电图正常。

血脂:总胆固醇4.99mmol/L,甘油三酯3.15mmol/L↑,低密度脂蛋白c2.75mmol/L,高密度/胆固醇0.16↓。

-12-5头颅MR(入院第三天)

右侧颞叶、岛叶及额叶后部新鲜脑梗;右枕叶斑片软化灶伴胶质增生。

供血动脉:M4、M5段皮层支。

-12-6头颅PWI

右侧颞叶、岛叶及额叶后部沿皮层分布新鲜梗塞灶,PWI呈高灌注。右侧顶枕叶严重低灌注及无灌注区,考虑软化灶。

-12-7头颈部MRA

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轻度狭窄

诊断和发病机制?

脑梗死

栓子来源:

1.心源性(否认房颤,进一步查Holter)

Holter: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次、短阵性心动过速4阵。

入院后连续心电监护1周未见房颤。

2.动脉到动脉的栓塞(颈内起始端首先考虑)

头颅MRA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段轻度狭窄,头颅灌注未见低灌注区。

颈动脉血管B超:双侧颈动脉分叉口软斑形成

(中等回声5.1x3.3mm右侧4.2x1.6mm)。

通过12天的治疗,患者左侧肢体无力及口齿不清情况较入院时好转,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

NHISS评分0分。

患者拒绝进一步行头颅DSA检查,要求出院,出院后继续双抗,他汀调脂固斑治疗。

嘱进一步随访holter,排除阵发性房颤可能。

第二次入院

出院后1周患者再次因左侧肢体无力入院。

查体:神清,构音障碍,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双侧Babinski征(-),NIHSS:3分GCS:15分。

-12-26

右侧尾状核头部梗死。

供血动脉:外侧豆纹动脉。

继续拜阿司匹林0.1g+波立维75mg双抗,立普妥40mg强化降脂固斑治疗

病情变化

-12-:40(入院后1周)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加重,左侧肢体完全不能抬起。

查体:嗜睡,构音障碍,中枢性面瘫,左侧肢体肌力0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肢体针刺觉减退。左侧Babinski征(+),右侧Babinski征(-)。NIHSS评分14分,GCS评分15分。

急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心肌酶均正常。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

-12-:10头颅CT

思考

23天前(-12-5)右侧颞叶、岛叶及额叶后部脑梗死。

1周前右侧尾状核头部梗死。

目前在院期间突发左侧偏瘫。

如何处理?

急诊DSA造影(3:40)

动脉取栓(3:58)80min

动脉取栓后患者左侧肢体肌力明显好转,左侧肢体肌力4级

动脉取栓后头颅CT

复查头颅CT无出血,患者意识状态及左侧肢体无力情况明显好转。

思考:反复栓塞的原因?

下一步如何处理?

动脉取栓后12天(-1-9)复

动脉取栓后16天颈动脉支架(手术时机)

造影诊断明确,确定工作位。

颈动脉分叉处伸入向腔内薄层突出物。上有涡流腔,造影剂滞留。

释放保护伞

支架释放

支架释放后工作位造影

支架血管壁之间残留腔

收保护伞

收保护伞后正侧位全貌造影

术后头颅CT

年6月14日头颈部CTA复查情况

年6月14日头颈部CTA复查情况

CTA全貌及支架处血管横断位示,血流充盈,管腔未见明显狭窄,膈膜及支架外的残留腔消失。

患者目前NHISS评分0分,MRS评分0分。

总结

颈动脉蹼(Carotidweb)是位于颈动脉球后壁颈动脉分叉以远的腔内薄层突出物。有人认为它是肌纤维发育不良的一种少见表现形式,也有人认为是一种发育异常,容易误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TA矢状切面表现为沿着颈动脉球后壁腔内薄层充盈缺损,超过颈动脉分叉处;CTA轴位切面表现为

年1月来自多伦多大学的JonathanM.Coutinho等在Neurology上发表了他们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探讨颈动脉蹼和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关系。病例组为连续不明病因的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对照组为连续脑动脉瘤、AVM或原发性脑出血的患者。

他们发现颈动脉蹼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每13例不明原因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就可以发现1例存在颈动脉蹼,不明原因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蹼的检出率是对照组的8倍。这个结果提示在找不到其他病因的情况下,颈动脉蹼是缺血性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

目前没有高质量的数据来指导最佳治疗,但有证据表明抗血小板治疗是不够的,其他治疗选择还包括抗凝、血管成形术和动脉内膜切除术。

文献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huyou.net/ngszjzl/6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