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脑梗塞治疗 >> 脑梗塞的中医治疗 >> 正文 >> 正文

全国血管健康日脑梗的源头或已找到如

来源:脑梗塞治疗 时间:2022-6-23
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bdfyy/

每年5月18日是全国血管健康日,定于这个日期是因为:正常人血液内总胆固醇异常的临界值为5.18毫摩尔/升。现已明确,总胆固醇中重要致病成分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叫坏胆固醇,它就是冠心病、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幕后推手”。

关于脑卒中,据WHO统计,全世界每6人中就有1人罹患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为脑卒中而永久致残。

我国成人脑卒中患病风险高达39.3%,中国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高居世界首位;脑卒中是我国目前第一大致残和致死疾病。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缺血部分的脑组织坏死,受支配躯体功能异常。

人们口中的“中风”就是脑卒中,因发病之急犹如疾风一样,把人一下子吹倒,所以传统医学命名脑中风。

脑卒中/脑中风可分为如下两大类:

而脑梗,全称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综合征。脑梗塞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有时称为脑缺血、脑血栓。

哪些人群容易患脑梗?

90%的脑卒中(包括脑梗塞)与以下不健康生活方式和疾病因素相关(如下图),这些人群属于高危人群,容易患脑梗:

有这5个征兆要警惕脑梗

脑梗的发病率占到整个脑血管疾病的75%左右,加上其发病快,抢救时间短,属于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疾病。

对于脑梗患者来说,及早发现发病的征兆尤为重要,当脑部动脉开始变得狭窄还未严重堵塞时,身体就会给出相应的信号,平时要多加留意。

-1-

口吃

出现说话不利索,有口吃的现象,并且还出现流口水的情况,就要警惕轻微脑梗塞的发生了。

-2-

突然失语

突然讲不出话来或吐字不清,无法清楚表达一句完整的话,但却意识清楚,还能很快恢复正常,这也是轻度脑梗的前兆。

-3-

短暂性视力障碍

轻度脑梗塞患者会表现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看东西变得模糊,或者看东西不完整,大约1小时内又自行恢复。这时千万不要以为是自己眼花了而耽误治疗。

-4-

频频打哈欠

当脑缺血缺氧,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时,会引起哈欠反射。很多脑梗在发作前5至10天内,频频打哈欠者可达80%左右。

-5-

时常头晕

经常感到头晕,有时甚至突然晕倒在地,但又能迅速清醒过来,也是脑梗的前兆之一,要小心。

想要远离脑梗,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做好养护血管的工作,把血液中的垃圾清理干净,疏通血管,保持血流通畅。

除了有效的药物治疗外,合理的饮食尤为重要。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等饮食习惯都会加重血管堵塞硬化,增加脑梗的发病率,平时要尽量少吃。

发病第一时间紧急呼叫,尽早识别脑梗的先兆和脑卒中发作,把伤害降到最低,为医生抗栓、溶栓或取栓积极争取时间。

一个简单方法自测血管年龄

正如人的年龄,血管也有年龄,这里的“血管年龄”实际上是指人体大动脉血管的功能状态,近代临床医学之父、英国著名内科医师ThomasSydenham指出:人体动脉的僵硬度代表了血管年龄。

即:一个人的生理年龄并不是由他出生日期所完全决定的,动脉年龄才是人体的实际年龄。

动脉管壁较厚且具有收缩舒张功能,血液流动就相对平缓,相反,如果血管变硬,心脏为了保证血液的供给会做调整,不说血管本身受到的压力冲击,最重要的是:血管外周的人体器官就会每分每秒受到不正常血压的磨损,这种损伤几乎是不可逆的。

由于人体有很强的协调、适应能力,有一半以上的血管老化的人,初期是没有任何身体上的直观表现的。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血管年龄?从而防范于未然呢?下面介绍一种方法:

下面12题目,根据自己的情况作答,回答“是”则记一分:

1.情绪压抑;

2.过于较真;

3.嗜吃方便面、饼干、点心;

4.偏食肉类食品;

5.不愿运动;

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

7.爬楼梯时胸痛;

8.手脚发凉,有麻木感;

9.忘性大,经常丢三落四;

10.血压升高;

11.胆固醇或血糖升高;

12.直系亲属中有人死于冠心病或中风;

得到1-4分,

说明血管年龄尚属年轻

得到5-7分

提示血管年龄超过生理年龄10岁以上

得到8-12分

说明血管年龄比生理年龄大20岁以上

医院温馨提醒

30岁以后,应定期检查颈动脉超声,而在确诊有血管类疾病后,需要做进一步的CT、核磁等更精确的影像学检查。

突发脑梗怎么办?

牢记“”法把握黄金救治时间,关键时刻可以救命:

脑梗的“源头”已经找到?

国际、国内大量科学研究显示:高血压和房颤是脑梗塞最主要的两大危险因素!脑梗的“源头”已经找到了!

高血压

房颤

房颤栓塞在脑血管的概率最大,危害也最大,可导致脑卒中甚至猝死。房颤病人的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5倍,而且有30%的脑卒中可归因于房颤。

口服抗凝药治疗可降低房颤病人至少60%的卒中风险,因此,建议将口服抗凝药治疗作为低中风险房颤病人的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措施。

脑梗如何治疗?

急性脑梗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至6小时,每耽误1分钟就有万个脑细胞死亡,但最新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已延长至发病后24小时内,当然越早越好,超过一定时间也不能放弃。

从脑梗塞的“源头”高血压和房颤入手,才能从源头“扼杀”脑卒中。具体措施:

如何预防脑梗?

脑卒中的诸多危险因素都是可干预、可治疗和可控制的。

因此,养成下图的健康生活方式,积极管理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能够帮助大家远离脑卒中脑梗塞。

日常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积极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在这里特别强调如下三点:

1、低盐低钠、高钾饮食

低盐低钠饮食WHO和第五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的每日食盐摄入量小于5克。尤其注意隐形盐,如甜品、熟食、快餐、调料等。

高钾饮食钾有助于钠的排泄,利于降压。富含钾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油菜、白菜)、菌类(蘑菇、木耳)、水果(橘子、香蕉)等。

2、补充叶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会增加脑卒中风险,HHcy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一样,已成为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筛查项目。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可用叶酸或叶酸联合维生素B6、维生素B12补充,预防脑卒中。

3、补充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血管清道夫,可清除血液中坏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远离脑梗和心梗。

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坚果类(核桃等)和鱼类(甲鱼和深海鱼)等。

来源:健康中国、搜狐健康

历史链接

●逆行守“沪”情洒方舱——援沪天使的故事

●我院开展5·12护士节表彰和关爱慰问活动

●重症医学科喻秋平主任医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我院医院线上主题论坛学习

●图解

医院八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

●乘势而上奋楫者先我院第八届职工代表大会胜利开

●疫情期间就医不方便?超实用就医指南请查收!

●奋发向前行而不辍笃行不怠未来可期|新春致词

抗击疫情

●我院余名医务助力全市大规模核酸检测

●九江援南昌核酸采样队结束隔离休整平安凯旋

●奋战在核酸检测一线我院援昌采样队的一天

●我院暖心慰问援沪队员家属

●冲锋“疫”线她们是方舱最美的身影

●“疫”不容辞我院第三批援昌核酸采样队再出征

●用心护理用爱服务我院援沪医院

●齐心守“沪”我院援鄂老兵重披白甲再战疫!

●筑牢防线附院20名“大白”坚守长江一桥核酸采样点

●援昌队员结束隔离休整他们第一时间“支援”科室

●暖心!上海居民“花式”致谢我院援沪医疗队

●同心守“沪”援沪医疗队抵达上海立即投入战疫一线

●援昌党员董俊我最重要任务是保证队员平安归来

●千里驰援我院援沪医疗队21人奔赴上海

●暂别小家呵护大家我院医护勇担隔离酒店支援工作

●当好防疫排雷兵我院驻村工作队坚守疫情防控一线

●不辱使命我院50人核酸采样队完成支援南昌任务返回

●白衣执甲守土尽责我院名大白助力市核酸采集

●党旗飘扬医院扎实开展防疫工作

●闻令而动连夜出发我院50名医务人员驰援南昌

●疫情防控|患者及家属告知书

上下滑动查看

服务号

[就诊服务]

订阅号

[健康资讯]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huyou.net/ngszyzl/86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