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卒中后康复训练都存在误区,这也是久做康复不见效的根源所在。特别是偏瘫患者,他们对此了解不深,导致康复训练不规范、不科学,这非常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恢复进程。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说说康复训练中经常会涉及到的误区。
除了偏瘫、步行困难,其实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等都是常见的脑卒中后遗症,目前对这些后遗症治疗,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综合康复治疗。
早期、正规、全面的康复治疗,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而且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家人护理负担,最大限度的恢复工作能力,最终能够正常的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但是错误的康复治疗,不仅对患者无功,反而危害甚大,下面是中风康复治疗的几大误区,希望能够对正在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有所帮助。
误区一:不用做康复治疗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相对缓慢,绝大部分地区没有社区康复中心,医院都没有康复科,再加上群众对康复治疗认识不够,没有形成正确的康复理念,就造成了脑卒中后不去康复训练,而是一味的想依靠打针吃药按摩就能实现功能的恢复,其结果就是乱治疗、白花钱,对恢复一点帮助也没有。
误区二:康复治疗要等到后遗症期才开始许多中风患者及家属都错误的认为,只有出现了功能更障碍才要去进行康复治疗,往往是要等得病后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后,拖到后遗症期了才开始进行,这样往往是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患者悔不当初。其实正规的康复训练开始得越早,康复效果越好,但是好多人都因为错误的康复认识,错过了最好的康复时机(发病三个月内)。事实上不论脑出血还是脑梗塞病人,只要病情平稳后,康复训练即可开始。一般来讲,脑梗塞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大多数脑出血康复可在病后7~14天开始进行。误区三:康复治疗很简单,就是活动胳膊、拉拉腿曾经有治疗师朋友跟我讲,有次偶然听到护工阿姨对患者家属说:“你每天再给我加几十块钱,我来给你们做,跟他们做的按摩差不多,而且还便宜。”
这是最严重错误的观点,康复训练必须在经过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康复护士等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评定、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由治疗师按步骤进行训练,具体的可以精确到每一块肌肉,每一动作的训练,都不是随意的,不然的话,肯定会出问题的。
比如好多患者都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疼痛、肩手综合征等问题,这就是没有按照康复医师以及治疗师的要求做导致的,而且后果非常严重,因为一旦出现肩手综合征,基本说病人这个胳膊、这个手就残废了。
所以,康复治疗不能自作主张、自以为是的进行,要按照医生、治疗师、护士的指导来做。
误区四:用力过度造成关节损伤当人体的感觉功能和肌肉张力正常时,肢体的运动会受到本能的自我保护。
例如,一位老年人由于韧带和关节囊的老化,平时手臂向前抬起时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只能达到度。如果手臂受到外力继续向上抬举,就会感到肩部疼痛,同时肌肉也会出现反射性收缩,以对抗不适当的运动。
这就是自我保护。如果保护机制不存在了,肩关节任由外力拉到平时不能达到的活动范围,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等组织就会受伤,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患病早期就处于这样的状态。
患者家属或没受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出于对患者的关心,希望其早日恢复运动功能而贸然在其患侧肢体不能主动做各种运动时帮其做过多的被动运动,就极易造成患者软组织损伤,甚至引起关节脱位和骨折。
虽然有些损伤较轻微,损伤后从外表看不到红肿、淤血等现象,但这些损伤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引起关节内部的慢性炎症和粘连。这种损伤最常出现于肩关节和髋关节。
误区五:不专业人员(半路出家)反复练习痉挛加重目前认为脑梗塞引发的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经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减少或减轻瘫痪的后遗症,但是有些人把康复看得特别简单,甚至把其等同于单纯的练练练,急于求成。
也有很多患者知道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也很用功刻苦锻炼,但要讲究方法,方法不对,只会徒劳无功,甚至有害。
一些不合规范的锻炼,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关节周围无菌性的炎症,肌肉韧带损伤、痉挛加重、足下垂、足内翻、异常痉挛模式和异常步态等问题。所以,找对专业的康复医学医师,正确的掌握方法,帮您解决康复训练的问题。
惠东二院康复医学科二院康复科诊治疾病: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脊髓损伤、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颈肩痛、腰腿痛、膝关节炎以及产后盆底肌康复、产后腰背痛、青少年脊柱侧弯等疾病,治疗部包括针灸推拿治疗部,运动康复治疗部,中药熏蒸,中药泡脚,物理因子治疗部。
(康复科小组学习)
(康复医学科设备环境)
(康复科患者的针灸治疗)
医生介绍:
预约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huyou.net/zqngszl/5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