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都市报综合报道
4月18日,本报从都市获悉:太原一老人因脑梗住院,粗心护士竟给用上脑出血的药,院方做出回应。
日前,太原的员先生突发脑梗,在太原市小店区中铁十七局医院接受治疗。可让员先生家人怎么也没想到,在医院输液的时候,竟然出了大问题!
员先生女儿说,4月1日早晨,医院照顾父亲,谁知一抬头竟然看见,父亲输的液体是隔壁床位的药!她立即呼叫护士才把液体停了下来。
员先生是脑梗,隔壁床的病人是因为脑出血才输的液,这人命关天的事情,竟然被护士一时疏忽弄错了,万幸的是液体没有对员先生的身体造成影响。
事情刚发生时,员先生女儿就告诉护士,谁都不要动液体,可当她找液体的时候却已经找不到了……
输错的液体到底去了哪里?
院方又会做出怎样的回应?
点击观看视频这样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案例一:
年,新华社报道:在河南郑州市中牟县工地上班的老人罗深义因为“闹肚子”医院就诊,治疗过程中却差点儿发生“意外”:本来血型为B型的他因为年轻护士疏忽被误输入AB型血,并出现了溶血反应。
随后老人医院进行治疗。医院承认己方过错并采取了补救措施,院方表示愿承担全部治疗费用和因本次输血引起的一切不良后果,涉事年轻女护士已被停岗,老人各项情况稳定已具备出院条件。
老人的儿子罗中原告诉记者,2月3日上午10点左右,一名年轻护士误将本来是给6号床输的血输给了当时正在26号床打点滴的父亲。十几分钟后父亲出现全身发冷寒战、出虚汗等症状,四五个人都按不住。
医院副院长马仲顺介绍,涉事年轻女护士年从河南某医专护理专业毕业上岗,已通过职业资格考试,是新上岗人员,正处于轮岗见习期,工作还不满一年。
案例二:
年,华商晨报报道:一位八旬老大医院打点滴,药快打完时才突然发现,刚刚输进自己身体中的药物,竟然是其他病房的一位男性患者的……
老人孙子发觉时袋内药液只剩下一厘米多
据了解,护士在给李大娘打完针之后,就到其他病房接着工作,而直到医院查看,才发现老人的药打错了。
李大娘的孙子马先生说:“当时我来看奶奶,奶奶说药的颜色跟以前不一样,我赶紧起身查看,这才发现,输液袋子上的姓名、性别、床位号等都不是奶奶的。我就赶紧把针拔掉,可是那时候药液几乎全部输进了老人体内,药袋内所剩无几。”
记者注意到,给李大娘输错的药袋上写着姓名:王某某,性别:男。所有的相关信息均不是李奶奶的,而输的药物为参麦注射液。药袋内的淡黄色液体,只剩下一厘米多高。“我奶奶患有心脑血管病,本应打谷红注射液,却被打了参麦。”马先生说。
当事护士:周末只有2人值班,忙中出错
据了解,事发后马先生立刻找到了值班护士,院方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及时将要给李奶奶打的药液找回,避免再次出错。
院方说法:打错的药是营养药,将严惩责任人
院方相关负责人表示,院方对此事十分重视,经调查,医院护士的疏忽造成的,院方专门开会研究解决方案,并愿意为此负责。该负责人介绍,给患者误打的参麦注射液是营养药,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记者根据院方提供的参麦注射液说明书看到,该药功能主治,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于治疗气阴两虚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颗粒胞减少症。能提高肿瘤病人的免疫机能,与化疗药物合用时,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并减少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毒副反应。而谷红注射液的适应症显示,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脑栓塞及脑出血恢复期:肝病、神经外科手术等引起的意识功能低下、智力减退、记忆力障碍等。还可用于治疗冠心病、脉管炎等。
不过,院方仍表示将会根据相关处罚规定对涉事护士进行严惩,并对全体医护人员加强教育,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脑出血、脑梗分不清楚
脑出血和脑梗塞都是常见的脑科疾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怎么区别诊断脑出血和脑梗塞呢?
1.病史
脑出血:有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病史。
脑梗: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心脏病史。
2.发病情况
脑出血: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的情况下发病。
脑梗: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
3.发病特点
脑出血:发病急、进展快,常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发病前多无先兆。
脑梗:进展缓慢,常在1~2天后逐渐加重,发病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4.发病症状
脑出血:发病后常有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且血压高、意识障碍重。
脑梗:发病时血压多较正常,神志清醒。
5.其他
脑出血:中枢性呼吸障碍多见,瞳孔常不对称,或双瞳孔缩小,眼球同向偏斜、浮动。脑出血病人腰穿脑脊液压力高,多为血性。
脑梗:中枢性呼吸障碍少见,瞳孔两侧对称,眼球少见偏斜、浮动。脑梗塞病人脑脊液压力不高,清晰无色。
往期精彩:
太原新开通6条快速公交线路!早晚高峰出行更便捷......
最新!太原14个楼盘已获预售证!
重磅!吕梁到太原可以坐飞机了!
防欠薪!山西农民工薪资结算有新规
来源丨都市
新华社
华商晨报
编辑丨李慧
哪里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好哪里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huyou.net/ngszlff/4186.html